本书包含了直接由在彼得三世宫廷共同生活和工作的公使们的回忆录编织而成的叙述。通过引用他们的谈话和个人的想法,读者看到了18世纪俄国宫廷生活的种种细节。内容包括:从小公爵卡尔·彼得·乌尔里希到大公彼得·费奥多罗维奇;彼得三世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等。
本书讲述了1908年到1909年土耳其帝国自上而下的救亡图存运动。内忧外患与土耳其救亡图存运动的兴起存在怎样的关系;土耳其救亡图存运动最终为什么以革命的形式呈现;土耳其苏丹的统治策略与土耳其革命的爆发存在怎样的关系;青年土耳其党是如何领导并推进革命的;土耳其革命迫使土耳其苏丹召开了议会,为什么这不被视作土耳其革命成功的标志;参与革命的人为什么开始反思革命;为什么土耳其革命的爆发、青年土耳其党的政治斗争反倒加快了土耳其帝国的崩溃等问题的答案。
本书讲述了困扰巴尔干半岛一千五百年错综复杂的塞尔维亚史。6世纪,南斯拉夫人南攻拜占庭帝国,是如何第一次点燃巴尔干半岛火药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北征巴尔干半岛与塞尔维亚帝国的灭亡存在怎样的关系;科索沃战役为什么决定了整个巴尔干半岛的命运;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如何统治塞尔维亚的;塞尔维亚是如何通过民族大起义实现独立的等。
本书主要讲述宋代的历史文化。全书分十一章,描绘了宋代的政治变迁、制度设计、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而以政治史为主,将宋代历史分成兴起、守成、争执、突变、中兴、僵持和沉沦七个时期。作者不囿于过去的“主流”观点,而能够立足于史料,提出自己的解释,具有鲜明的特色。
本书围绕一系列具体历史事件展开,把伯克的政治思想放置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品评。本书作者约翰·莫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在很多问题上与保守主义的伯克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但这并不妨碍他在传记中对伯克的推崇和敬仰,以及“同情之理解”。
历史是有温度的,历史是有趣的,历史有点有面,或深或浅,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读史更需要新的方式,搜历史正是这样一个读史的平台,一个高水准的历史作品集聚平台。本书通过历史文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三个方面,甄选大量有趣、有料的历史侧面。
本书聚焦20个在大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却被今人或高估、或扭曲、或黑化、或遮蔽的人物,如孔子、汉武帝、李广、杨修、司马懿、隋炀帝、宋真宗、元世祖、魏忠贤、年羹尧,通过在史料基础上提供新的观察视角,试图尽可能还原这些对各自时代历史产生了关键影响的人物,也尽可能还原他们所处的时代。
本书分九章,内容包括:远古方位,天经地义;方国天下,华贵夷贼;山河湖海,王道地德;故国都城,天下之中;家即天下,万国来朝;穿越阻隔,海陆通达;蒙元扩张,东学东来;恩威四方,西学东进;认知世界,师夷长技。
本书第一次全方位地掀开二战期间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及其他侵华人物的成长面纱,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自上而下、从思想、政治、军事、经济等各领域全方位地钳制日本及其人民以及由此对日本及其国民所造成的巨大危害及其历史遗毒,从而揭示这些日本侵华的重要人物何以对中国乃至中国人民穷凶极恶的根源。
本书以张爱玲的生平事实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她的一生。作者采用小说的传记写作手法,用温婉优美的文字描述人物与场景,通过再现她的成长经历、情感纠葛,剖析她的内心世界,还原了一位才华横溢的世间奇女子的精彩生活,生动展现了她多姿多彩的传奇一生。
本书以历史为脉络,将从甲午中日战争至21世纪世界新格局形成之间的历史事件为研究材料,深入分析近现代初期破碎山河中的世道人心、岐路惶恐间的挣扎徘徊,解读阐释共产党人的伟大历史自觉、抗战胜利的能量密码,鸟瞰钩沉中国崛起征途中的较量,理性瞻望改革强军的挑战与机遇、世界格局的未来走向,向读者阐述了中国从百年沧桑至民族复兴的辉煌道路。
在世界历史上的诸多伟业中,独一无二、冠绝英格兰诸王的理查一世都扮演着积极的主导角色,任何一位君主都未曾面临过他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面对的种种艰巨挑战。数个世纪以来,理查也因他的十字军功绩被视为伟大的国王之一,然而近代以来的历史学家们却开始对理查严加指责,认为他疏于管理内政,将他视为一位冒失的统治者和不称职的丈夫。在这部著作中,约翰·吉林厄姆教授详细研究了导致理查评价褒贬不一的种种原因,并对理查治理国家的情况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令人信服的新观点。